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有机循环与有机农业科技小院正式揭牌

发布时间:2023-03-29 发布人:石靓 浏览次数:

       2023年3月28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建的“有机循环与有机农业科技小院”在大理古生村正式揭牌!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大理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凤伟;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钟顺和;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常驻专家马文奇;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侯勇副教授等出席本次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丛汶峰副教授主持。

       有机循环与有机农业科技小院以探索洱海流域多源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与农业绿色高值全产业链协同模式创新为宗旨,围绕有机资源智慧收集-减排高效循环技术优化-绿色高效有机肥料研发-有机循环种植全产业链模式构建四大方向,开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打造绿色种植与产业链融合式孵化基地,助力洱海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系统思维、三农情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目前小院入住的研究生有34名,分别来自于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南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学生长期驻扎农业生产一线,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践行“四零”服务的宗旨,促进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张福锁院士致辞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传达了“两会”精神,勉励大家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扎根生产一线,努力推动农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打造绿色农业创新体系,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们也要积极研发高品质、抗逆、绿色的种植技术,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洱海流域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为农民创收增收,打造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典范。

杨凤伟副局长致辞

       大理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凤伟表示: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2015年,习总书记作出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数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大理州坚持系统治湖、科学治湖、依法治湖、全民治湖,通过多种方针、多项政策、多次行动基本遏制了洱海水质下滑趋势。去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深化三方合作,在张福锁院士的关心推动下,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云集大理,共同为洱海保护出谋划策。有机循环与有机农业科技小院的成立将继续深化探索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新途径与新模式,推动洱海高水平保护与流域高质量发展。

钟顺和董事长、总经理致辞

       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钟顺和表示:“有机循环与有机农业科技小院”主要是探索洱海流域多源有机废弃物的综合资源化循环利用,破解洱海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协调发展难题,为农民及广大种植户提供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服务工作。小院的揭牌,也是加快了把大理打造成为农业高科技“圣地”的速度,更加完善了“顺丰洱海”模式。“流域净、洱海清,洱海清、大理兴”,我们顺丰洱海环保股份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在张福锁院士团队的助力下,在科技小院的推动下,我们一定会把“顺丰洱海模式”打造成为全国湖泊保护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模式,在环境保护、促农增收,乡村振兴中,奋力谱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美画卷!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模式,根据学科专业领域,聘任校外兼职导师,积极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宄生导师队伍的发展平台。这次揭牌也聘请了钟顺和、刘飞、赵世强、王春荣作为小院的校外导师,并颁发了聘书。校外导师作为企业家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探索加强校-企合作模式的良好开端。也是确保产学融合、全方位人才培养的关键。

校外导师聘任仪式

       最后,参加仪式的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与科技小院师生、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员工代表及栏目组所有人员一起合影留念。有机循环与有机农业科技小院未来将砥砺前行、为打造洱海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而努力奋斗!

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总策划 | 丛汶峰 侯勇

供图 | 狄义宁 石靓 

供稿 | 丛汶峰 刘鹏祺 杜雪丽 张必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