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亮文解读 | 使用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发现喹喔啉-三酮类HPPD抑制剂
Sustainable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Agricultural Pest Management
· 第十一篇 ·
▎论文ID
发表年份:2022年

Cite this article :
Baifeng ZHENG, Yaochao YAN, Can FU, Guangyi HUANG, Long ZHAO, Qiong CHEN, Renyu QU, Guangfu YANG. DISCOVERY OF TRIKETONE-QUINOXALINE HYBRIDS AS POTENT HPPD INHIBITORS USING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Front. Agr. Sci. Eng., 2022,9(1): 133‒145
1. HPPD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型除草剂靶标之一。
2. 设计合成了基于喹喔啉-三酮骨架的新型HPPD抑制剂。
3. 新合成的衍生物中,化合物7d对HPPD抑制作用最强。
4. 喹喔啉-三酮衍生物为发现新型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提供分子基础。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国家战略,除草剂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近几十年来除草剂的不合理和过度使用,杂草的抗性发展呈现集中爆发趋势。因此,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迫切需要开发具有新作用机制的除草剂,以有效克服当前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问题。
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是一种含Fe(II)的非血红素加氧酶,参与酪氨酸的代谢过程,将天然底物对羟基苯丙酮酸(HPPA)转化为尿黑酸,植物体内的尿黑酸被代谢为光合作用途径的重要前体——质体醌和生育酚。当HPPD被抑制时,光合作用受阻导致植物白化死亡。以HPPD为靶标的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杀草谱广、抗性风险低等优点,并且与其他除草剂不存在交互抗性,因而对一些抗性杂草表现出极好的防治效果。鉴于此,HPPD类除草剂可能为未来的抗性杂草管理提供优选的解决方案,发现多类型的超高效HPPD抑制剂活性分子,将有利于除草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利用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SBDD)方法,基于所在研发团队前期解析的AtHPPD与硝磺草酮复合物晶体(PDB ID:5YWG,图1),发展了新型HPPD抑制剂的合理设计方法。复合物晶体结构显示,硝磺草酮的三酮环与催化位点的金属离子形成双齿螯合,苯环与Phe424和Phe381形成π-π堆积作用,这两种相互作用是硝磺草酮与靶标结合的关键。基于此,我们保留三酮片段与AtHPPD的重要螯合方式,同时在三酮部分连接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π-共轭杂环骨架(喹喔啉)以加强π-π相互作用,提高分子与HPPD的亲和力,设计了一种喹喔啉-三酮的母核结构(结构A,如图1所示);在母核侧链引入疏水性苯环,以联苯或二苯醚的形式与喹喔啉的C-8位点相连,增强化合物与疏水残基的相互作用,设计了两种潜在的新型HPPD抑制剂(7a–7j和7k–7q)。
图1 新型喹喔啉-三酮类HPPD抑制剂7a–7q的分子设计策略
▎合成部分
喹喔啉-三酮衍生物7a–7q通过七步反应合成,如图2所示。以4-氨基-3-硝基苯甲酸(化合物1)为原料;经NBS溴化、硝基还原生成3,4-二氨基-5-溴苯甲酸甲酯(化合物3);化合物3关环得到8-溴-2,3-二甲基喹喔啉-6-羧酸甲酯(化合物4);化合物4分别通过Suzuki偶联和微波辅助构建联苯-喹喔啉化合物5a–5j和二苯醚-喹喔啉化合物5k–5q;随后与1,3-环己二酮反应得到相应的烯醇酯6a–6q;最后经Fries重排得到目标化合物7a–7q。

(A) NBS,DMF,–5°C;(B) 兰尼Ni/H2,MeOH, 室温;(C) NH4Cl,MeOH,回流;(D) K3PO4·3H2O,Pd(OAc)2, 回流;(E) DMG·HCl,CuI,Cs2CO3,126–130°C,微波;(F) CMPI,1,3-环己二酮,Et3N,CH2Cl2,室温;(G) Et3N,丙酮氰醇,CH3CN,室温;(H) 1 N·HCl
▎酶抑制活性与构效关系研究
在联苯-喹喔啉-三酮衍生物中,化合物7d(IC50 = 0.317 μmol·L−1)、7i (IC50 = 0.353 μmol·L−1)和7n(IC50 = 0.406 μmol·L−1)的酶抑制活性优于硝磺草酮(IC50 = 0.412 μmol·L−1),以化合物7d活性最优。含取代基衍生物比未取代的化合物7a(IC50 = 891 μmol·L−1)更好,当在末端苯基引入甲基时,邻甲基(7d,IC50 = 0.317 μmol·L−1) >对甲基(7b,IC50 = 0.423 μmol·L−1)>间甲基(7c,IC50 = 0.643 μmol·L−1)。当将F或Cl引入苯基时,化合物的活性与甲基取代的衍生物(7b–7d)相当。三氟甲基取代的化合物7i(IC50 = 0.353 μmol·L−1)活性显著优于三氟甲氧基取代的化合物7j(IC50 = 0.823 μmol·L−1)。
多数二苯醚-喹喔啉-三酮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酶抑制活性,含氟化合物7n(IC50 = 0.406 μmol·L−1)比含氯化合物7o(IC50 = 0.643 μmol·L−1)和7p(IC50 = 0.592 μmol·L−1)的活性更强。苯氧基取代的化合物构效关系可归纳为:4-F(7n,IC50 =0.406 μmol·L−1)> 4-OCF3(7q,IC50 = 0.460 μmol·L−1)> 4-CH3(7l,IC50 = 0.533 μmol·L−1)> 4-OCH3(7m,IC50 =0.565 μmol·L−1)> 3-Cl(7p,IC50 = 0.592 μmol·L−1)> 4-Cl(7o,IC50= 0.643 μmol·L−1)> H (7k,IC50 = 0.791 μmol·L−1)。
▎分子对接模拟
利用分子对接研究了化合物7d与AtHPPD的结合模式(图 3A和图 3B),三酮部分与Fe(II)双齿螯合,喹喔啉骨架与Phe424和Phe381形成π-π堆积作用;侧链的苯环嵌入疏水腔中,和周围的Met335、Leu368和Leu427形成疏水作用,与Phe392形成π-π相互作用。化合物7d的喹喔啉骨架在Phe424和Phe381之间重叠程度比硝磺草酮苯环更大,π-π相互作用更强;以上两种相互作用使化合物7d的靶标结合能力增加。
使用MM-PBSA方法对化合物7d和硝磺草酮进行结合自由能理论计算,定量说明结合能力的差异。如表1所示,7d的结合自由能(∆Gbinding = –44.2 kJ·mol−1)低于硝磺草酮(∆Gbinding = –33.7 kJ·mol−1),与实验值相符;化合物7d的ΔGnonpolar(–224.4 kJ·mol−1)明显低于ΔGpolar(134.6 kJ·mol−1),表明配体的疏水相互作用对结合能力非常重要;硝磺草酮的疏水作用(ΔGnonpolar = –211.0 kJ·mol−1)弱于化合物7d,直接导致其结合能力更差。
本文利用SBDD方法设计了一类新型喹喔啉-三酮HPPD抑制剂,对该类化合物进行合成和AtHPPD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喹喔啉-三酮衍生物对AtHPPD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化合物7d(IC50 = 0.317 μmol·L−1)表现出最优的HPPD抑制作用,优于商用HPPD抑制剂硝磺草酮。分子对接模拟化合物7d在HPPD中的结合模式,从分子层面阐述了化合物与靶标结合的分子机制。综上实验结果和理论研究表明,基于SBDD方法发现新型HPPD抑制剂是一种有效的分子设计策略,同时本文中喹喔啉-三酮衍生物为发现新型HPPD类除草剂提供了一种有研究价值的先导骨架。
· 文 章 链 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