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弘扬科学家精神 | 张福锁团队:为大理留住“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

发布时间:2023-03-01 发布人:石 靓 浏览次数: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弘扬。长期以来,一代代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科学家躬耕大地写初心,从黄淮海到洱海,从石羊河到崖州湾,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书写了一曲曲“科学探索无止境,一片丹心为报国”的壮丽凯歌。近期,中国农大党委宣传部特开设“弘扬科学家精神”栏目,将镜头对准新时期中国农大科学家群体,讲述他们心怀国之大者,奋力求实创新、协力攻关、默默奉献的动人故事,感受他们“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质朴情怀,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农业强国凝聚磅礴力量。

张福锁团队:为大理留住“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

       大理古生村位于苍山下、洱海边,是一个典型的白族传统村落,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古村落沿洱海而建,从南至北蜿蜒数里,村内一条条青石板铺设的路面干净整洁,一幢幢青瓦白墙的白族特色民居雕梁画栋、飞彩描金,处处流溢着诗情画意,历经千余年的洗礼,至今古韵不减。

916dbfb7e8794dc3abe228c0e52cc1f7.jpg
古生村村貌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古生村考察时强调,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总书记还说,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总书记的一席话给白州各族群众带来了关怀和温暖,也留下了殷殷嘱托。

53a760b3d6d64b3880c5d19ad5cda771.jpg
洱海晨韵

       总书记的一席话,张福锁一直记在心里。

一杯咖啡引起的科技大会战

       2021年10月,张福锁院士和江荣风教授来到大理。机缘巧合地在这里建立了古生村科技小院,掀起了一场洱海科技大会战,助力洱海保护,推动绿色转型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故事就从一杯咖啡说起……

       10月2日下午,张福锁他们正在客栈大堂喝茶。这时进来一位骑行客,问有没有咖啡卖?前台只有客栈老板十多岁的女儿在,她也不会磨咖啡。正在喝茶的张福锁热情地邀他一起喝茶。这位骑行客一看到张福锁,下意识地说 :咱们好像认识?

       喝过茶后,双方互相道别。张福锁并没把此事放在心上。第二天早上醒来,他发现有条长长的手机短信,发信的人正是骑行客。他说自己回去后就翻看了手机通讯录,真有张福锁的联系方式。原来这位先生是北京丰台区的人大代表,而张福锁也曾是丰台区选出的北京市人大代表。上网查了张福锁的背景资料,认定他就是大理州委所要找的人才,赶紧向州委书记杨国宗作了汇报。杨书记非常高兴,当即请他务必把张院士请到州里去。看完短信,张福锁觉得这就是一种客套的谦辞,也没理会。

       结果,张福锁刚下楼,就看到了那位先生在等他。盛情难却,张福锁临时更改了行程计划,和杨书记见了面。

       杨国宗书记向张福锁介绍了当前洱海的保护情况,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洱海,大理州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强力抓实“三禁四推”:禁止销售使用含氮磷化肥,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种植以大蒜为主的大水大肥农作物,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和畜禽标准化及渔业生态健康养殖。尽管如此,洱海流域面源污染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希望张院士能牵头帮着解决这个问题。

       张福锁坦言,他对洱海面源污染没有太多的研究。但是,现有的有机肥政策并不能解决污染问题,过量施用反而可能会带来新的危害。听院士这么一说,杨书记直言后背发凉,推行有机肥本意是想为洱海保护做贡献,没想到却自己给自己捅了一刀!他说:“洱海是大理的母亲湖,我是大理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希望等退休以后,人们在享用清澈洱海水的时候会说:杨国宗是为洱海保护做了点实事儿的!”这句朴实又务实的话深深打动了张福锁,于是他和杨国宗做了个约定:先进行调研考察,如果可行,他就接下这个任务,如果不行,也请杨书记再另请高明。

e76453abc72246e0b32a517b209e3581.jpg
张福锁与师生在客栈交流调研情况

       从州里回来的路上,张福锁就开始琢磨这事儿了。他坦言,和杨书记的约定他心里是没底的,到底能不能做,他也不知道。“杨国宗书记务实能干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觉得,我也应该为大理人民做点什么”,张福锁说,尽管对洱海面源污染之前触及到的少,但自己是做植物营养研究的,对作物养分高效利用和施肥的增产效应和环境影响很熟悉。于是,他在车上给做了多年洱海治理工作的北京师范大学王圣瑞教授打了个电话,专门就洱海面源污染的问题向王教授咨询,同时了解国内对面源污染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成果。

       回京后,张福锁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张罗了起来。组织研讨会、邀请专家、组建工作专班……“整个10月,张老师几乎每天都要召集我们一起讨论大理洱海的事情”,资环学院植物营养系主任侯勇说,大家查阅资料,讨论工作方向,组建队伍……每次都能讨论到很晚,期间,还专门邀请王圣瑞等专家前来专题介绍洱海水质污染治理方面的情况。一次次的研讨,一次次碰撞,大家对洱海面源污染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并着手拟定了几个攻关方向:植物营养系主任侯勇负责有机肥方向,植物营养系副主任丛汶峰、徐玖亮副教授负责绿色高值种植模式构建,植物营养系副主任许稳和博士后营浩、尹宇龙等组建小队做面源污染前期调研工作,金可默副教授负责筹建科技小院。“大家热情都很高!”张福锁欣慰地说,这群年轻人的身上体现出了农大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feba1046ba99487ab3156673a5873e15.jpg
师生冒雨取水样

       11月2日,由许稳副教授带队,博士后营浩、王康、楚天舒组成的中国农大小分队与赵正雄教授带领的姚智、司志浩和赵吉霞等云南农大小分队会师大理洱海,在大理州全力支持下,开展前期实地调研摸底工作。在短短的七天时间里,他们对大理市和洱源县11个乡镇的33个代表村开展了个体农户和涉农企业实地问卷调研,调阅洱海流域治理、监测的相关数据,并形成了初步的调研报告。数据表明,20多年来,洱海流域入湖的总氮、总磷、铵态氮,以及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总体呈上升趋势,近十年来,在云南省和大理州的综合治理下,总磷、铵态氮有所降低,总氮、COD没有降低,导致洱海水质一直在二类水到三类水之间徘徊。

       11月11日至16日,张福锁院士牵头组织洱海流域面源污染防控与农业绿色发展全国研讨会,邀请国内专家聚集大理共商洱海治理大计,一场洱海科技大会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三大战役”打造农业绿色发展新样板

       再次见到杨国宗书记,张福锁心里就有底了,他对杨国宗说:经过实地调研和系列研讨,我们觉得在洱海流域还是可以做点事情,做点贡献的。杨国宗书记当初找他的时候,只是想请他帮着把面源污染的问题解决了,而现在,张福锁主动给自己加“戏”了,不仅要做面源污染,还要做乡村振兴、要做农业绿色发展的国家样板!杨国宗书记高兴坏了,当即表示要批地方、批经费,要在海东给院士团队一座大楼作为办公的地方。张福锁拒绝了:我不要大楼,不要别墅,就在村里!他说,村里最接地气,工作起来更方便。张福锁表示,洱海保护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后期更多的还得依靠当地的科技力量。他建议要有更多的地方力量参与进来。在他的邀请下,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大理大学的专家先后参与进来。

9d49051267c14c0bba53dc8e0c395b11.jpg
古生村科技小院外景

       在州政府的邀请下,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大理州人民政府于2月14日共同成立了“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并在古生村建立了科技小院。根据张福锁建议,研究院的法人单位为云南农业大学。张福锁说,让云南农业大学担任法人单位,也是为了今后的工作更好地得到延续,确保洱海保护工作的连续性。

       机构有了,还要有经费支持。云南省科技厅专门批了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洱海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面源污染防控协同的创新模式构建与示范项目”,项目总经费6000万元,其中省科技经费2000万元,大理州政府和云天化股份公司分别配套2000万元。

86b4dd379fd3454fbe0971446d74d095.jpg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启动会

       万事俱备!张福锁开始下一盘大棋。

       根据前期的调研和研讨,张福锁提出计划用5到10年的时间打一场洱海科技大会战,总体目标是:阐明面源污染贡献,创建绿色高值种植、面源污染防控和农民增收协同的“大理模式”,打造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国家样板!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打好“三大战役”——

洱海水质保卫战

       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是世界难题。近年来,大理州委州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截污控污,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水质向好的拐点一直没能出现,水质一直在二类到三类之间徘徊,一年中大约有一半的时间为二类水,一半的时间为三类水。张福锁他们调查发现,洱海流域农田养分盈余500公斤/公顷,入湖氮负荷约为1200吨/年,这些可能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这些氮磷盈余、污染负荷从哪里来?源头如何解析?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张福锁。直到有一天——

a12747eef72646fa863286424a3ae51b.jpg
张福锁察看洱海水质

       张福锁有早起走路的习惯。他说,走路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喜欢在走路的时候思考问题。每天早上,他总是会沿着阳溪和洱海边观察水质。阳溪是苍山十八溪中最大的一个溪流,源自苍山,流入洱海,是洱海水源的重要源头之一。阳溪的水很清澈,水质也好,可以直接饮用。所以,张福锁就格外留意阳溪的水质变化。

       2022年2月12日的早上,张福锁一路走到龙王庙,他陡然发现这里的一处入湖的出水口的水是浑浊的,而距离此处仅400米远的阳溪入海的水却是清澈的。这一发现让他瞬间豁然开朗,阳溪没有流经村庄,这个出水口是从村里出来的!这就说明,污染的源头很可能在村里和后面的农田里。“之前政府一直认为村里生活污水和有机废弃物收集以后,大田种植成了唯一的污染源,村庄的影响被忽视了”,张福锁说,他马上联系了信电学院的张杰副教授,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村里进行了遥感勘测。勘测发现,古生村房前屋后有一些大小不一的闲散地块,合起来大约有200多亩,这些小块地属于盲区,缺少监管,是污染重灾区。“这个发现让我们兴奋不已”,张福锁笑称,“是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我们找到了破解古生片区面源污染的方向。”他们发现的这个出水口正是总书记视察古生村来过的地方,也正是在这个地方,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定要把洱海治理好”的重要指示。

       一定要把洱海治理好!张福锁暗下决心,一定要组织力量,像当年前辈们决战黄淮海治理盐碱地一样,治不好洱海就不走了!他想起上世纪90年代石元春老校长和他的一次谈话,石校长告诉张福锁,自己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下农村蹲点了。“我一下就明白了老校长的意思”,张福锁说,石校长在点播自己做学问不能只“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和老校长谈完话,张福锁二话没说,蜷起铺盖卷就去了曲周农村。

       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有了这种经历,张福锁对洱海治理充满了信心!他特别聘请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杨林章研究员做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面源污染治理的项目专员,由杨林章带领团队攻克面源污染问题。杨林章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先行者,在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aff47d5eb0ae459982f8799770de01c9.jpg
聘任杨林章为面源污染项目专员

       在杨林章的带领下,他们联合全国顶尖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家团队,在在古生片区构建了“六纵七横”面源污染监测平台,开展村庄面源精准监控和农田面源全面调查,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时空全过程防控。自去年4月份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开展水量水质同步常规监测90多次、投入人员1000多人次,采集水样3000余个,获取水质指标20000个左右,监测数据50000余条,“他们非常辛苦”,张福锁说,大理雨季降水多,每到下雨天,大家就全体出动,冒雨去田间、溪口取水样,“常常会在夜里,杨老师会在微信工作群里吼一嗓子,下雨了,快起来去取样!”师生们凌晨2点、3点起床冒雨取样便成了家常便饭。

6e130d547da04b95a3f01d9d252a592a.jpg
面源污染小组在田间调查

       苦心人,天不负!近一年来,张福锁带领的团队初步查明了面源污染源头,并建立起面源污染来源精准解析与系统治理模式,为下一步的综合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2年3月2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第一组副组长翟青前往大理回访调研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在古生村科技小院听完张福锁团队的介绍后,他紧紧拉着张福锁的手说:院士啊,你这个模式能干成事儿,能解决问题!

高值农业攻坚战

       沃野平畴,从苍山脚下一直延伸到洱海之畔。

       古生村的田地里,划出了方方正正的田块。常规有机方案、绿色产品方案、有机优化方案、绿色生态方案……走近一看,每个田块前竖着一块牌子,上面详尽记录着试验目标以及油菜品种、施肥类型与用量等技术要点。这里,正是张福锁团队的绿色高值种植试验田。

702d47f7a8694274ac11bb2f0288785f.jpg
张福锁在田间指导学生生产实践

       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制约,古生村的村民们种植的作物要么高值不绿色,如大蒜,能卖出好价钱,但却污染严重,要么绿色不高值,如水稻等农作物,污染小了,产值却上不去,卖不上好价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张福锁团队在古生村片区构建高值高效与污染防控协同的绿色高值种植模式。“我们的目标是将农田氮磷排放减少30%—50%,入湖负荷减少10%—20%,农田亩产值每年超过1万元”,张福锁说,他们团队在古生村片区以水环境安全阈值为卡口,以周年作物亩产值万元为目标,打造“水稻+”“烟草+”“周年油菜薹”等绿色高值协同的种植模式。

01a0bbfb697f4b76816f2794a90d1f98.jpg
绿色有机水稻种植模式试验田

       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张福锁始终心系国家,心系农业,心系农民。他常说: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个农民。我生长在农村,干过农活,对农民的辛苦有着真切体会,对农业一直怀有这样的情结:到农村去、到生产实践中去,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做出自己的贡献。”他这样说,也这样做到了。在30多年的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张福锁始终坚持在一线从事植物营养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突破作物高产与环境保护的协同难题,创建绿色增产增效技术体系,助力农业绿色转型。

       在张福锁的办公桌上,贴着这样一句座右铭“没有努力,就没有成就”。当学生时,他这么想,当老师了,他还这么想,当院士了,他依然这么想!不管什么时候,只有不停的努力,才会有收获。仅2022年,张福锁在古生村驻扎了280多天!他说:“屁股决定脑袋,你只有扎在这里,才能会认真的想这里的事情,并把它做好。”事实也正如此,在张福锁的带领下,团队师生们从油菜、水稻、玉米,到草莓、莴笋、蚕豆,开展了多项种植试验,探索出了适合古生村发展的绿色高质高值的种植模式。

c0e13edf8f6f492589953171f7b61f4b.jpg
绿色高值种植平台负责人丛汶峰在田间指导学生

       绿色高值种植平台负责人丛汶峰介绍说,在去年首次进行的试验中,绿色高值模式首战告捷,他们基于洱海土壤、气候特征与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创制水稻、烤烟、玉米、油菜、蔬菜等6个绿色智能肥料产品,建立洱海流域水稻绿色/有机、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控水高效利用三大模式,实现水稻亩产达808.8公斤,比常规种植增产31.7%,总增收1590元/亩,该种植模式显著降低稻田径流污染物负荷,与常规相比,绿色生态优化模式减氮11%,减磷55%,磷径流排放减少50% ,COD排放降低52%。

5abc38e601494aebbf53e2189d2ff503.jpg
张福锁在稻田分享丰收的喜悦

       “我们就是要通过大家一起努力,让老百姓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在绿色高质量发展上成为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榜样,让全世界都来分享我们的经验,来分享中国方案。”张福锁表示。

乡村振兴阵地战

       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张福锁非常关注乡村振兴。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的一号文件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了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张福锁说:“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我常常感觉肩上有股沉甸甸的责任!”

67e9d287bbf34d93b0c4b17c50c0aec6.jpg
科技小院学生赶“科技大集”向村民普及农业科技

       科学报国一直是张福锁的努力方向。2009年,张福锁团队在河北曲周县创建了第一个“科技小院”。 2009年至今,张福锁带领团队师生每年200多天扎根农村,在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科技人员与农民一起搞创新,直接把科技成果送到田间地头,为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由他牵头创立的“科技小院”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科技小院的重要使命就是助力乡村振兴!

       “十多年的实践中,科技小院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政府、企业、农民、科技人员四位一体的平台,不断创新、不断应用。所以,它的未来还很广阔。”张福锁介绍,如今的科技小院,已经从原来一家一户手把手教农民新技术过渡到服务整个农业产业。“以前是一户农民、一个村,一点点去改变。现在仍然是直接面对农户,但却会连接更多的领域,比如可以联合政府、企业,带动一片地区,让整个区域的农业产业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更加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让更多的农民增产增收。”张福锁说,“农业生产的水平提升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收,农业现代化一步步推进,这是我们不变的目标。”

7c409ec680aa4d2db3ab0148290edc22.jpg
科技小院师生向村民做电商培训

       当前,科技小院正致力于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在前端,我们以智能匹配土壤、气候等环境的理念,研发和推广绿色智能肥料。在终端,我们的目的是生产出品质好、产量高的绿色优质产品。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下一阶段的目标。”在更长远的未来,张福锁还有一个“乡村振兴科技小院”的目标,“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振兴,还有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这些内容都可以融合到科技小院的发展中,让科技小院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到农村去、到生产实践中去,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服务,为农业增产增收作贡献,这是科技小院的初衷,也是特色。”张福锁说,如今科技小院迈入了新阶段,开始肩负起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

       古生村科技小院是全国首个进入3.0+版本的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是3.0+版最核心的任务。眼下,张福锁正在带领团队依托古生村科技小院,打响洱海流域乡村振兴阵地战。

       古生村科技小院成立一年来,师生们围绕洱海保护和农民增收,全面助力古生村生态、文化、人才振兴。他们在村里开展20余场居民用水和垃圾分类等科普培训,向村民们普及环保知识,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开展电商直播和培训,挖掘和打造村落能人,打造古生村“头雁”带动村民致富,助力生态和产业振兴;组织村民农耕文化和文娱活动,对古生村100余户古院落、土木结构进行调研,挖掘白族的“生活生态”,打造古生村文旅亮点,弘扬民族文化,助力文化振兴;成立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科技小院党支部,由小院负责人金可默担任支部书记,3名古生村青年党员组成,助力古生村组织振兴。金可默表示,古生村科技小院秉持初心,正在以“四零”服务为宗旨,致力于乡村振兴工作,催生重大创新性、原创性、颠覆性成果的产出,培养一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高水平沟通交流能力的新型“农人”人才,助力洱海流域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05c663e7fa344eeda56b3b59537ad5e1.jpg
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人金可默向南涧县干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古生村村民杨金鱼喜欢白族刺绣,想要成立自己的白族刺绣工作室。这一次,她主动报名参加电商培训。“白族刺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想把它传承下去。科技小院的师生帮我联系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我对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杨金鱼说。

       家住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的何利成从小在洱海边长大,他的一生都与洱海保护密切相关,也为洱海保护做出了巨大牺牲。2022年初,张福锁院士带领来自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古生村建立“科技小院”,开展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何利成主动拿出100余亩土地作为试验田,并参与到相关工作中。同时,何利成有着丰富的水稻种植技术,也因此被聘为“科技小院”的校外导师。2022年5月,何利成一家将经营了多年的客栈整体出租给张福锁院士,作为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办公用房。“能把张福锁院士团队留下来,解决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问题,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要和张院士一起,把洱海保护的故事一代一代讲下去。”

b2cb23d7c4224e4eaf5fe48539d579a4.jpg
张福锁与何利成在田间

       张福锁还常常在村里、在田间地头亲自向村民们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给村民们讲二十大描摹的美好蓝图,讲乡村振兴,他说:“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农业强国,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实际上,我们生产生活绿色了,也就是真正贯彻落实了二十大精神。”他表示,只有把洱海水质保卫战、高值农业攻坚战打好了,打漂亮了,洱海流域乡村振兴也就指日可待了。

多学科交叉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正如张福锁所说,洱海保护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交叉来联合攻关。创建农业绿色发展交叉学科,突破绿色发展关键技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落地是张福锁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的重大举措。张福锁带领团队创新农业绿色发展多目标协同研究方法,系统揭示了我国化肥的增产和环境效应,提出了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和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技术途径,为我国农业生产向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多目标协同转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支撑。

18b049ebd39048219b231dc40caae15f.jpg
张福锁主持农业绿色发展学科推进会

       张福锁认为,绿色发展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国农业大学在2018年成立了跨学院、跨学科的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开展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2019年获批北京市“农业绿色发展科学”高精尖学科,同年还获批了国家留学基金委“中荷农业绿色发展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2022年7月1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2021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中国农业大学自主审核设置的“农业绿色发展科学与工程”获批增列为交叉学科门类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农业绿色发展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福锁表示,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与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农业绿色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亟需新学科体系的有力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科学与工程是由农业绿色发展科学、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区域农业绿色发展三个相互关联的二级学科构成,研究农业全产业链界面物质能量流动及其与粮食安全、资源环境、营养健康的关系,工程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集农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深度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

       “创新科学技术,最终是要解决问题。”张福锁表示,在生产一线做科技创新和应用模式创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技术留在农民身边,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古生村科技小院的生动实践表明,农业绿色发展,离不开多学科交叉融合。

074ad711f5ea4f0daa6f18e6fee7035c.jpg
张福锁在洱海廊道

       在张福锁的棋盘里,有产业融合、有产教融合、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到那个时候,再看苍山洱海,天会更蓝,水会更清”,张福锁信心十足地说,“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不会只是一句诗,而将是一幅幅生动的实景图……

记者:欧阳永志 田笛 王美璇

摄影:欧阳永志

视频来源:王美璇

阅读原文:http://news.cau.edu.cn/ttgznew/ffbfe44c40f341c1bb9dd23ad79dfdc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