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亮文解读 | 技术环境对农户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黑龙江省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3-04-21 发布人:唐静月 浏览次数:

食物系统转型

Food Systems Transformation

专 辑 文 章 介 绍

 · 第三篇 · 

论文ID

Impacts of  Technical Environment on the Adop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s and Biopesticides among Farmers: Evidence from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技术环境对农户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黑龙江省的证据
发表年份:2023年
第一作者:杨皓越
通讯作者:孟婷
 : tmeng@cau.edu.cn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

  Cite this article :  

Haoyue YANG, Ting MENG, Wojciech J. FLORKOWSKI. IMPACTS OF TECHNICAL ENVIRONMENT ON THE ADOP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S AND BIOPESTICIDES AMONG FARMERS: EVIDENCE FROM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Front. Agr. Sci. Eng., 2023, 10(1): 31‒47 https://doi.org/10.15302/J-FASE-2023482

 
 · 文 章 摘 要 · 
       化肥和农药的过量施用对土壤安全、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已逐渐成为减少化肥农药投入的重要技术。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技术环境对于促进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意义重大。基于对中国黑龙江省1282位农户的调查,本文采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了技术环境对农户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采纳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行为显著正向相关;(2)技术环境对农户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采纳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3)技术环境对不同的农户群体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这项研究为向农户推广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未来的技术推广工作,可采取捆绑相关绿色技术、加强对农户的农技培训、强化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等措施。
 
 · 文 章 亮 点 · 
1. 农户的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采纳行为正向相关。
2. 技术环境对农户采纳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 技术培训和当地对新型农业技术的易获性促进了农户对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采纳。
4. 与他人交流生产技术有关信息通常会使采纳有机肥的可能性增加6%。
 
 · Graphical abstract · 

图片
 

 · 研 究 内 容 · 
 

研究背景

       由于发展中国家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突出,可持续农业发展正日益成为一项重要战略。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等突出问题的基本方法。作为绿色生产技术之一,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应用能有效替代化肥农药,切实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研究表明,技术环境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外部条件,其既对农户的行为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也是构成农户采用该技术的重要载体。研究技术环境对农户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采纳行为的影响,不仅能够为中国的化肥农药减量替代打牢基础,也能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理论框架

       本研究应用计划行为理论(TPB,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来解释技术环境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图1)。该理论表示个体的行为意愿由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因素共同作用。通常来说,个体的行为态度越积极、主观规范越正向、感知行为控制越强,个体的行为意向就越大,因此越有可能从事某种特定行为。
与农业技术交互作用的技术环境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的综合体,包括政策环境、信息环境等因素,在农业生产中约束和引导着农户的生产行为。新技术的采纳行为由决策主体与技术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良好的技术环境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信任度、促进信息扩散。由此可见,技术环境和技术属性的匹配程度决定着农户获取新技术相关信息的能力,进而影响农户的采纳意愿,最终影响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

图片

图1 技术环境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机制
 

研究方法
       利用2018年黑龙江农户调研数据,运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探讨农户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采用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技术环境对农户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采纳行为的影响。本文的因变量为农户的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技术的采纳行为。参考已有研究,结合技术环境的概念,本文将核心变量技术环境细分为政策激励、信息网络两个维度,政策激励通过技术培训来表征,信息网络通过是否参加合作社、技术易获性和亲朋技术交流来表征。控制变量包括生产和经营特征、劳动力特征、内在认知特征、家庭特征和户主特征。
 
研究结果

1. Bivariate probit模型回归结果

       两个模型随机误差项的相关系数ρ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且符号为正,说明农户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采纳行为显著正向相关。政策激励因素中,技术培训正向显著影响农户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采纳行为,从边际效应来看,与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农户相比,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农户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概率会分别增加2.5%和1.3%,培训的效果反映了其在推广机肥和生物农药方面的重要作用。信息网络因素中,新技术易获性显著正向促进农户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采纳行为,边际效应表明,认为新技术很容易获得的农民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可能性分别比其他农民高3.4%和1.2%,表明新技术易获性在这两种技术的推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亲朋邻里的信息交流对有机肥的采用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具体而言,经常与熟人交流技术的农民采用有机肥的可能性要高出6.2%,这一发现说明同伴效应对农民采用绿色控制技术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2. 异质性分析

       在探讨技术环境对农户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技术施用行为影响的同时,本研究也考察了技术环境在不同农户群体中的作用差异。

(1)技术环境对不同种植规模群体生产行为的影响分析

       对大规模和小规模的农户而言(表1),新技术易获性都同样影响农户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技术培训也都同样是促进农户采纳生物农药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是,对小规模农户来说,亲朋技术交流会显著促进其采纳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对大规模农户来说,技术培训能显著促进其使用有机肥。

表1 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回归模型结果

图片

(2)技术环境对不同农业收入占比群体生产行为的影响分析

       对于不同农业收入占比的农户来说(表2),新技术易获性促进了他们采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亲朋技术交流能显著促进其采纳有机肥。特别指出,对于兼业农户而言,技术培训能够促进其采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

表2 不同农业收入占比农户的回归模型结果

图片
 

结论

       第一,农户采纳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行为显著正向相关。
       第二,技术环境对农民采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有显著正向影响。具体来说,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易获性对农户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采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家庭和朋友作为技术信息交流的来源,对农民有机肥的采纳有正向影响。
       第三,不同农民群体间技术环境变量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技术培训能显著促进不同规模的农户采纳生物农药;亲朋技术交流能显著促进小规模农户采纳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技术培训能显著促进大规模农户使用有机肥。亲朋技术交流能显著促进不同农业收入占比的农户采纳有机肥;技术培训能够促进兼业农户采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
 
政策建议

       第一,利用技术之间的关联性对技术进行捆绑宣传推广。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实际推广计划应通过强调这两种技术组合使用的增产增收效果,来引导农民的采纳选择。

       第二,建议提高技术环境和技术属性的匹配程度。一方面,必须大力设计和实施针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以改善技术环境和技术属性的匹配性。另一方面,有必要强化关于农业生产技术交流的信息网络建设。地方政府必须充分重视农村信息网络的重要贡献,为了扩大农业技术方面有限的信息来源,政府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由村干部、农业专家、农场专家和其他专业人士牵头的公共信息交流和互助的电子平台。同时,鉴于家庭和邻里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农村信息扩散中的作用,有必要培育和支持采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示范性农户,规范农户的信息渠道。

       第三,应考虑对不同农户群体实行差异化推广政策。不同的农户群体的农业经营目标和技术采纳动机有所差异。因此,在实施多样化的政策工具和鼓励采用新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激励措施之前,有必要认识到各种农民群体的存在。


原文链接:https://journal.hep.com.cn/fase/EN/10.15302/J-FASE-202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