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与合作
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2018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率先成立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暨农业绿色发展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担任院长。
yi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多目标协同,多学科交叉,多界面互作,多主体融合
农业绿色发展国际化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解决农业绿色发展问题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围绕农业产业卡脖子问题,依托国际合作,CSC项目,引智项目,国际暑期学校项目,引进国际智力,开展国际化办学,多学科导师团队联合指导,聚焦农业全产链业链交叉创新与系统解决方案,培养农业绿色发展国际化人才。
人才模式:农业绿色发展高层次人才培养“PIE”模式
一、中荷国际合作:“双轨制”国际人才培养模式
中荷农业绿色发展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
聚焦中国农业问题:“1+3”和“2+2”方式
在生产一线培养高层次人才
两期共招收103名博士生,招收10名博士研究生/每年(3年=30人),截至目前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
二、中德国际合作:“互动型”国际人才培养模式
中德合作45年:交叉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试验田”
第5期中德项目:粮食-饲料-能源玉米生产系统磷资源高效利用 (2018-2027)
2023年11月,项目第二期启动会在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召开,20位导师和17位博士生赴德参加,17位博士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交流。
2024年3月在中国农大线下举办由中德双方博士生组织的block seminar会议。
截至目前共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
三、中法国际合作:校-所联合实验室人才培养模式
第1期中法国际联合实验室: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 (2020-2024)
组建了中法16人跨学科核心研究团队,组织国际研讨会1次,双方团队互访4次,培养法方博士1名,中方博士6名。
四、中美丹澳国际合作:培养我国农业“双碳”国际人才
以‘双碳’目标驱动循环农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师资队伍
学生风采与培养成果
已派出15名博士研究生,1名青年教师,联合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联合申报澳洲国家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