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cientific Research>Innovation platform for plant nutrition

Innovation platform for plant nutrition

Innovation platform for plant nutrition

平台建设目标

面向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围绕“养分高效的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与调控机制”这一重大科学命题,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和原创性研究,形成多学科融合与交叉创新研究体系,建成国际顶尖的根际科学研究中心,打造领先全球的室内模拟及田间原位研究设施系统与试验平台,发挥前沿引领和学术辐射作用;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打造一支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继承和发扬“顶天立地”学术传统的创新队伍。通过不断涌现的原创性、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成果,提升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引领相关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根际生命共同体互作增效的生物学调控技术体系,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和中国方案。

研究思路

通过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微生物学、农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创新,聚焦“植物-根系-根际-菌丝际-土体及其微生物”根际生命共同体系统研究,阐明根际生命共同体结构、功能、及其在养分活化、吸收与利用中的作用,重点突破植物-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关键界面互作机制,阐明根际生命共同体运行规律,创建养分高效的生物学调控途径,从根本上提高养分效率,支撑我国农业绿色转型。设置以下四个研究内容:1)植物养分高效的根际互作过程与调控机制;2)根际核心微生物对植物养分高效的影响机制;3)养分高效的根际微生态调控机制;4)养分高效的地上地下互作调控机制。

平台人员构架

根际互作:申建波教授、张俊伶教授、左元梅教授、张朝春副教授、袁会敏副教授、张林副教授、金可默副教授、吕阳副教授

根-微生物-土互作:倪斌教授、彭静静副教授、田静副教授、宋春旭副教授

地上-地下协同高效:袁力行教授、米国华教授、陈范骏教授、李学贤教授、张敬波教授、程凌云副教授、潘清春副教授

工作平台和基地建设

研究平台:所在单位拥有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根室和微根窗原位观测分析系统(由植物栽培系统、微根管、根系图像摄取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Win-RhizoTron组成),以及CT扫描仪;高通量根系解剖学成像平台(包括奥林巴斯CX31显微镜、CCD、体视镜及成像软件ImageView等和图像分析软件RootScan2);根系3D 模拟系统(水培、沙培和蛭石培养体系,成像系统包括Nikon D7100、镜头为50 mm微距、5600 K的多芯片白光LED光源、根系成像和数据采集软件PRIDA和图像分析工具RootReader3D)。建立了根分泌物和根际原位研究技术;定量根际过程的微渗析方法(Microdialysis);微量提取器(Micro-suction cup)方法;大景深数字显微根际观测系统。建立了根际土壤非破坏性连续采样装置,以及根际微生物组生物信息学处理平台。

野外台站:项目组所在单位拥有教育部河北曲周绿色农业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和上庄试验站,以及海南实验基地,建立了全国养分资源管理协作网,拥有土壤、植物、气象条件及试验过程等长期连续科学观测数据,主要包括肥料定位试验、根层氮磷锌养分调控试验、养分高效品种筛选与评价试验、根际过程与调控试验、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试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