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工作成果

主要工作成果

绿色智能肥料创制入选农业领域10大工程开发前沿:202112月,“绿色智能肥料创制”入选了由中国工程院组织出版的《2021全球工程前沿》农业领域Top 10工程开发前沿,标志着绿色智能肥料进入了工程开发前沿领域,推动工农融合、交叉创新突破,在农业绿色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图 3 “绿色智能肥料创制”入选2021全球工程前沿

绿色智能肥料创新平台建设:2021年,绿色智能肥料创新平台不断加强与企业合作,重点与云南云天化、安徽红四方、甘肃武威金仓等单位开展深度工农融合、交叉创新。其中,云天化将绿色智能肥料作为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动力,成立工农商一体化的领导与执行团队,打造绿色智能肥料的设计-生产-营销-应用,平台建设获批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支持,开展技术突破、产品研制与人才培养等多项工作,推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云南省域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并带动肥料行业绿色转型发展;与中盐安徽红四方合作成立绿色智能复合肥研究院,搭建工农结合研发平台,研制“绿色环保、智能释放、高效施用”的新型肥料产品,培养高水平肥料研发人才,构建政产学研用多方合作新模式,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积极探索巢湖等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模式,并建立具有行业示范性、引领性和前瞻性的国家级绿色智能复合肥研发、制造、推广和应用的创新平台;与甘肃武威金仓合作共同研发适应于区域土壤-作物系统的绿色高效氮肥抑制剂技术与产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助力农业生产绿色增产增效。

  

图4 工农商一体化团队推进绿色智能肥料工作

图片包含 站, 前, 人们, 游戏机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5 与安徽红四方合作成立绿色智能复合肥研究院

绿色智能氮肥技术与产品研发:着眼于解决抑制剂产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上有效性不稳定、在肥料生产过程添加难易失活等问题。围绕增效剂智能调控铵硝配比、保活添加技术等展开研究。揭示铵硝养分配合增效机制,抑制剂添加协同土壤-作物-环境可显著增产增效,设计了6种稳定性专用肥配方和1DMPP泡腾片配方与生产工艺。创制夏玉米专用肥2种、富士苹果绿色智能套餐肥4种,并在滦南、崇明、杭后、张掖开展田间示范。

绿色智能磷肥技术与产品研发:重点以磷矿资源全量利用、磷与土壤-作物系统匹配为抓手,构建了低碳零废低排、先进封装(造粒)和亚微米等工艺技术,初步突破了肥料养分保活、氮磷等养分形态速缓协同、氮磷配合促根、中微量元素协同提质增效等多项关键技术,形成了澳洲坚果和水稻绿色智能肥料2款,并已开展相应的田间试验示范。与四川龙蟒开展了含镁复合肥料研发与工业化生产,已生产15个含镁配方产品,一年来累计销售5.3万吨。

绿色智能肥料创新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获批:在农业农村部和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于20211111日获批建设绿色智能肥料创新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以绿色智能肥料技术与产品开发为核心任务,开展产学研用交叉融合创新工作。为期2年的实验室建设项目获批总投资1800万元。

打造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支撑企业创新发展:自中国农业大学与新洋丰2010年合作以来的第一个五年,实现了引领复合肥从通用型向专用型转变,专用型区域配方肥销量占比从不到一半,达到了目前的75%以上,新型肥料销售占比接近1/3,建立了科学的作物专用肥开发流程及试验示范网络建设,推广范围涉及40个县的4大粮食作物和11种经济作物;第二个五年,联合申请了农业部作物专用肥料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世界上第三个无损检测实验室,打造了肥料创新研究平台,研究手段全面升级,产品结构系统优化,支撑企业产品结构升级,完善产品服务体系,一跃成为全国复合肥龙头企业,并引导肥料工业生产从单一市场导向延展至以作物需求为导向,为肥料产业升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图6 联合建立的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