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农民日报》|农业机械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家齐聚大理古生村论道洱海农业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20 发布人:石 靓 浏览次数:597

       2月14日至15日,洱海流域农业机械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讨会在云南大理古生村举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机械行业协会、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推进洱海有机循环工程中心建设、洱海流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创新及利用、洱海流域绿色种植平台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及应用等话题,开展研讨,共商对策。
 


研讨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在研讨会上表示,此次研讨正是希望汇聚全国优势资源与力量,加强多学科交叉与团队协作,破解洱海流域面源污染治理难题,探索流域农业绿色高值生产模式,推进洱海流域农业机械化创新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造高原湖泊农业绿色发展的“大理模式”。


研讨会现场。狄义宁 摄

       多年来,大理州始终把洱海保护治理作为讲政治、顾大局、护核心、真看齐的直接体现,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主动为企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相继出台了洱海流域畜禽粪便收集处理监管及奖补实施办法、促进洱海流域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等,探索形成了“政府服务企业、企业主动担当、治污保护生态、生态反哺发展”的“顺丰洱海模式”。

       不过,随着洱海生态保护工作的深入,洱海流域绿色种植模式、面源污染治理、绿色高值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推动问题解决,2021年12月,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大理州政府共同建立了古生村科技小院,以张福锁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组建多级导师指导团队,促进洱海流域生态增值、科技增收、文化增韵,协同洱海保护与农民增收,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丛汶峰介绍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研究院以洱海流域古生村片区(4.8平方公里)为典型场景,初步建立了面源污染精准解析与系统治理模式,初步构建了高值高效与污染防控协同的绿色种植模式,同时通过校、地、企多方合作,建立了以古生村科技小院为主的烟草科技小院、乡愁科技小院等13个洱海流域小院群,助推洱海保护、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洱海流域绿色高值蔬菜体系构建与应用介绍。

       虽然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洱海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充满了挑战。研讨会上,丛汶峰代表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提出了洱海流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创新及利用、洱海流域绿色种植平台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及应用两个话题,与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

       对如何更好地推进洱海有机循环工程中心建设,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韩鲁佳教授认为,一是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光照打造低碳园区,二是创建多级多元循环利用方式,三是建立数字化平台,如虚拟仿真平台进行科普教学,建立大数据中心等。

       针对洱海流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创新及利用,云南师范大学徐锐教授表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要坚持分散式处理导向,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多种有机废弃物利用方式与途径,避免单一路线、单一模式。同时,他还认为,要实现绿色高值农业,不能仅仅依靠土地,要发挥大理的优势,帮助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多渠道增加收入。

       针对洱海流域绿色种植平台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及应用,昆明理工大学刘剑雄教授认为,洱海流域耕地土壤含水量高,更适合一些体积小、重量轻的机械。同时,要着力联合职业院校、企业等培养新一代农机手,也要培育、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打通服务农业生产的最后一公里。

       经过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达成了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机械化方面达成了多项共识:一是建立原料数据库开发速测技术,从而对原料收购进行综合智能定价,对原料-过程-产品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综合效益以及实现产品养分精准施用;二是在收集站进行智能监测和自动调控的膜堆肥,促降水提腐熟减臭气;三是形成适合洱海流域农机农艺交流平台的长效合作机制,如成立全国范围内专家咨询委员会,全国范围整合农机设备,以引进为主,改进为辅分步施行适合洱海流域全程机械化种植选型配备;四是重点关注农机农艺融合落地问题,建议农艺专家与农机专家联合研讨形成的农机农艺相匹配的技术规程、农机作业规程、机械手操作规程。


有机肥加工。

       最后,与会专家提出全国范围农机行业未来合作的建议,希望政府层面推动农机管理站建设,适度考虑土地规模化,高标准农田建设要考虑机耕道;全国农机行业资源在洱海流域召开实地工作全国发布会与内部专项交流会;整合配备云南省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人员;打造环洱海区域的数字化供需融资匹配平台,联合申请项目,达到洱海流域的新型种植模式的机械化实现可行性、经济性、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还调研、走访了古生村科技小院试验地、洱海有机循环工程中心、顺丰洱海公司、大理市荣江生态公司、大理市农机管理站,深入了解了洱海流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阅读原文:https://newapp2.farmer.com.cn/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171596&cId=0